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汪笑侬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7646
分享
671
粉丝
2792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汪笑侬

汪笑侬(1858~1918)中国京剧作家,表演艺术家。满族。北京人。本名德克金,字仰天,号孝侬。出身官宦家庭,自幼聪明,1879年(光绪五年)中举,但他无意追求功名。其父给他捐一河南太康知县,因性情刚直,被劾罢职。转而投身戏曲界。他的表演做功细致、逼真,唱功戏也得心应手,取汪桂芬、谭鑫培、孙菊仙之长,融会徽、汉二调,自成一派,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,世称汪派。他学识渊博,擅长诗词。一生创作、改编、整理了京剧剧本多种,对剧本的文学性十分重视,要求情节合理,情文并茂,而又流畅上口。他创作、改编的戏曲剧本大多取材历史故事,借古喻今,隐刺时政。对清政府腐败,激于义愤,自编自演二十余出戏,来抨击社会,抒发情怀。他满怀爱国热忱,但寄希望于圣主、贤相。[编辑本段]艺术经历曾入翠凤庵票房学唱京戏,又得孙菊仙指点,技艺日进。后在上海丹桂茶园用王清波名挂牌演出,正式成为职业京剧演员。他编演新戏,力主戏曲改良。辛亥革命后担任过戏剧改良社社长。1916年再度赴沪演出,因贫困成疾,卒于上海。[编辑本段]艺术特色汪笑侬是与老生“后三杰”同时期的老生演员,他的唱腔于孙菊仙、谭鑫培、汪桂芬、刘鸿升之外,另辟蹊径,于清末民初蜚声南北,亦称“汪派”。汪笑侬吸收各家之长,借鉴了孙的豪迈、谭的清隽、汪的雄劲和刘的激越,又采用了徽调、汉调的唱腔、韵味,结合自己的嗓音,创造出一系列独特的唱腔,使人耳目一新。汪笑侬总的演唱风格是突出个性,声情并茂。他的唱腔清越激昂,通俗而不庸俗,虽变化多端而不显生硬勉强,或自高昂处跌宕而下,或于低回处曲折而起,都能传情、动人。汪笑侬的嗓音窄而高,气力稍单弱,因此,在唱法上注意控制、运用气息,突出抑扬、吞吐和收放的对比,用抑、吞、收来反衬扬、吐、放,以造成效果。于唱段收尾时,多在似急流奔泻的行腔之后,强力顿住、然后用全力一放,使尾腔喷薄而出,格外饱满。汪笑侬尤善于驾驭超长的唱段,如《哭祖庙》中的大段反二黄共120句,最长句达40余字,他并不从头至尾平均使用力气,而是将它分为7个层次,每个层次中都由弱至强、由低至高,盘旋而上,形成各自的高潮,7个高潮又依次递进增强,自然地推上顶峰,造成总体上的慷慨激昂,将剧中人悲愤之情宣泄无余,给人以一气呵成的印象。短段唱腔则尽量迂回委婉,重点唱句也有鲜明的特色,如《刀劈三关》的二六、流水板。汪笑侬善于刻划人物,表演有书卷气,能充分体现文人、贤士、书生的气质,如《马前泼水》中朱买臣的寒酸,《骂阎罗》中郭胡迪的狂狷,都能不温不火,恰到妙处。汪笑依能演靠把戏,武打精炼而不花梢。

返回顶部